目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 >

在线教育的冰与火之歌:一边暑假期,一边整顿期

文章来源:未知         发布时间:2020-08-25

今年7月,国家网信办启动的2020“清朗”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,依法查处了40多家违规、违法的在线教育平台。其中不乏哔哩哔哩网、今日头条等大企业。


此次专项整治,覆盖之广,涉及企业之多实属罕见,这似乎也透露某种信号:疫情常态化的当下,在线教育合规性正在变得愈发重要。在此次专项整治中,网信办还查处了一批青少年常用的学习APP。


其中,纸条app、超星学习通app、小肚皮app等存在导向不良,色情低俗等信息,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。据天眼查显示,纸条APP曾经获得红杉种子基金、GGV纪源资本数百万美元融资,而小肚皮APP则于2017年获得火山石资本注资。


窥一斑而见全豹,从网信办处罚的这批企业来看,可以发觉出其中的一丝共性,即,这些企业的似乎多为内容导向型,以流量变现为核心模式,本质上是披着教育外衣的内容平台,商业化的流量变现,是其核心商业逻辑。


此次被查的纸条APP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。从纸条APP的产品形态上来看,其实更像一个青少年版的知乎,其实就是一个以作文为主题的内容社区,有很强的陌生人社交属性。


在商业化因素的催动下,这种内容生态平台很容易演变为第三方机构针对与青少年获客渠道,内容生态也容易变得更加不可控。


实际上,只要有内容与社交的地方,都必须解决内容生态劣化的问题。典型的比如早期的今日头条,再比如在线教育赛道的作业帮,2017年中国日报曾经报道过作业帮APP涉黄的问题,彼时小猿搜题与作业帮因为“涉黄问题”一度互撕并对簿公堂。


问题频出的背后,其实揭露出一个被很多人都忽视的本质问题:在线教育,实际上还是教育资源、教育工具属性下的商业变现,而非是流量变现。


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?是技术承载下的信息渠道,流量变现是核心的商业逻辑。但是对于在线教育来说,本质仍然是教育公司,单纯的流量变现模式可能很难走通。


上一篇:没有信息了 下一篇: 正确的教育观